2015-12-07 10:52:46 下载试卷 标签:东直门中学 教育观点
小初衔接不等于揠苗助长
自从与小学实现九年一贯制之后,我们又多了一个机会了解从小学成长起来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当真正的参与到小学之后发现,六年级和七年级之间是没有界限的,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能力发展,思维水平、认知水平出发,去完整的设计1到9年级、1到12年级的课程。让孩子的成长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成长的环境,但成长的历程,认知发展的水平,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等都不要断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都在强调一个观点,将小学和初中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等于说是在揠苗助长,不等于说过早的将中学的东西附加给小学。但是,毕竟我们的老师是拿着自己的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并不知道其它学段是怎样授课的,中学的老师觉得我拿到的课程标准就是这样的,我的学生就应该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怎么就不一样呢!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将这样的问题衔接起来,但需要强调的是把孩子的思维和认知的发展紧密衔接起来。
乐学乐考不等于没有作业不评价
对于小学实行的乐学乐考,我认为乐学乐考不等于没有作业不评价,它只不过是符合这个年龄孩子的特点来落实作业,所以我个人认为不能单纯的从字面上去理解政策文件上的字,要结合办学当中的特点和思考,科学的有效的实施。如果能够加强课堂的落实,作业只是一种形式,比如说,做题是一种方式,如果让孩子到超市去采购,这也是一种数学作业的方式。但是乐学和乐考不代表学生不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和社会不是完全脱节开的,人在什么阶段要办什么事情。
人在走入校园甚至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就要开始逐渐的养成一些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作息习惯,甚至是吃喝坐卧的习惯等等。比如小学的中高年级就应该逐渐的在课堂过程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做笔记、自我管理学习的习惯。到了中学,由于小学落实的方式不一样,肯定会有一个初小衔接的过渡期。我们都会在每年的课程当中有意的安排这些,这些其中就包括作业的落实问题,学生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的问题,做笔记,家校配合等等的问题
曾经一个教委领导给我讲过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家长问他是不是中学老师的信息化水平比小学差,后来这位领导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理解呢?他说你看我们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我们老师老在博客上发作业,发很多跟老师互动的东西,到了中学,老师很少发了……其实道理很简单,不是中学老师不会发而是到了这个年龄,学生应该开始建立自我的管理方式,就是说孩子每天留什么家庭作业不应该由中学老师以情报的方式传递给家长,然后让家长以情报员的方式传递给老师,然后还要打勾,签字,这些只能在小学,尤其是小学中低年级作业习惯的管理方式。但是在中学,我们需要孩子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当然在中学,有些孩子还不能完全的脱离家长,需要家长给予配合,但是那不是主流,所以我们更需要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不要因学段变化而给孩子的成长划出界限
对孩子来讲这个阶段最看重什么呢?在中学的20多年当中,我的一个根本的认识就是不要因为学段的变化而给孩子的成长划出界限,孩子在家庭中出生,三岁进入幼儿园,6岁进入小学,18岁进入大学,也许之后还会读研究生、博士生直到进入社会,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他不应该由于我们体制的限制或者由于我们成长阶段的限制,人为的割裂开。所以在对于学校的教育当中,学生在校的生活就是他成长的一部分,也是他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时期,从他小学到社会是一个完整的整合体。老师、家长、社会、孩子同时都承载着孩子健康成长的职责,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促进学生的成长。
我更愿意把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说成是校园生活,所以就像我们精心的去打造我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业一样,也精心的为学生规划在学校的学习,在学校的生活,在学校的成长,也就是说他一整天的行、做,玩儿,情绪变化、人际交往,同伴和同伴之间,孩子和老师之间、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过程,被我们学校生活所关注。目前我们在进行的综合改革过程中,实行九年一贯制,实行深度联盟,事实上,我认为教育和教学,成人和成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成人比成事更重要,当然我们也需要给孩子营造成功的体验。
教育常态就应当有能力适应改革中的各种变化
办一所优质的中学,我不能说生源不是一个因素,但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做教育不能是功利的,如果永远凭借有拔尖学生创造教育的成绩,我觉得这不是教育的常态,真正的教育常态应该能够有能力适应在教育改革当中的各种变化,包括生源变化等等。其实我们学校的体制上也在有变化,近几年我们做深度联盟,实行九年一贯制,事实上学校也是有很多变化。
我觉得从作为教育的一个本职的功能来讲,它应该具备适应这种调整和变化的能力,这种适应不应该是嘴上说的一种适应,而应是对教育本身的一种理解。所以在做学校工作的时候,我经常坚持这样一个观点,教育改革的各个层面的要求都要跟老师,家长和孩子们进行深度沟通,理念上认同了,实践上就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我们仍然固守在就上好我们这节课,教好这门学科,那么当我们新的变化不断的冲击过来的时候,老师会接受不了。
早恋并不敏感,但要守住底线
在学校里早恋,我不认为这个问题很敏感,为什么呢?因为这又回到了我刚才说的一个观点,学校不是一个封闭的真空环境,它一定是和我们的社会是融合的,我们的社会文化活动就是这样,而且他们懵懂起来,对异性好奇,很正常,对于学校、老师和家长而言要对他积极的引导,但是我还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守住底线。同学之间异性的正常交往我认为都是正常的,但是一定要守住底线。
留在家里“看”孩子要以社会人的角度与孩子沟通
现在很多家长表示要让一位家长专职教育孩子做全职妈妈、全职爸爸,我觉得每个人对生活的选择是个人权利,我个人无权干涉家长的选择。但是我认为这个留在家里的人,如果她(他)的家庭定位就是培养孩子,那么她(他)还应该有一个社会定位,以一个社会人的角度跟孩子更好的沟通和融合。
当然说现在每个家庭生活环境都好了,家长都愿意去规划孩子的未来,这都无可厚非的,但是这种度一定要把握好,还是要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一个宽松的空间,而不是过分的去按照家长设计好的一个模式去成长,如果这样其中一定会有喜有忧。因为孩子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能在某个阶段会感到痛苦,恨不得就过不去了,但是当我们很多年后再回头来看,可能只是我们人生过程中的一叶小帆,没准这些痛苦还是我们的一笔财富,我觉得还是应该很淡定的让孩子去经历在他们那个年龄阶段应该经历的东西,而不是过分的用外界的方式、家长的方式去干涉他们。
应该引导家长去关心应该关心的事情,比如说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给孩子健康的体魄,积极配合学校来完成好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配合好学校就可以,而不要过多的去干涉孩子,干涉学校,甚至作出一种过分的举措,我认为这都不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最后,我希望东直门中学的孩子们通过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获得自主发展的能力,在全人格的发展上能够得到提升,所以我们提出来的培养目标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学会自主发展。我希望学校教给他们的绝不仅仅是知识,一定是会做人的道理。
不只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还要包括学生自我的规划,健康的体魄,懂得规则,守礼仪,这都是我们培养学生很重要的方面。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北京家长帮 作者:东城披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