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数网
北京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北京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经验总结 > 经验交流 > 正文

数学是最不适合刷题的科目,可能吗?

2016-12-26 15:34:10 下载试卷 标签:小学数学 学习方法

  作为一门“刚需科目”,家长对数学的关注度自然是非常高的。然而因为众所周知的一些原因,这种关注更多地是针对成绩,而不是孩子的数学教育。而且,两者的区别也很少有家长能说清楚。

  数学成绩对于升学的作用是毋庸讳言的,然而升学只是二十年的事情,而数学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却是一辈子,孰轻孰重显而易见。把眼睛只盯在成绩上,而忽视数学修养,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现在很多家长都把名校作为终极目标,以为只要孩子能进入名校,自己的教育责任就算圆满完成了。然而名校文凭充其量只是进入职场的一块敲门砖,决定一个人成就高低的是他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成绩。

  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现象

  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两者既有联系又不完全等同。数学能力强者,成绩必然不差。数学成绩高的,数学能力却未必强。所谓“高分低能”,指的就是后者的状况。高分低能现象并不是新生事物,三十年前就已经是一个热点议题。造成高分低能的直接因素就是教学中的应试模式——力求高分而罔顾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而这三十年来,应试的倾向性越来越强,可以想象,高分和低能之间的落差也必然进一步增大。

  高分低能作为一种现象已经为人所熟知,但大多数人对此不以为然,原因何在?因为到目前为止,知识精英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在读书无用论横行的年代,“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随着知识经济在美国引发了革命性的大跃进,文凭似乎重新开始值钱了,然而很快又转变成赤裸裸的文凭贩卖。以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为口号的扩招,最后被证实只是一出文凭大批发大甩卖的闹剧。大师级的学者往往赤身清贫,而在台上呼风唤雨者大多是学术道德低下,以及打着高科技旗号招摇撞骗者。在不同行业里,相同的是山寨成风,对知识的需求自然也就降低到了简单复制而不是创新的层次。在一个被贴上山寨标签的国度里,何谈对知识的尊重?

  既然真实的能力并不重要,大家也就可以放心地去追求成绩和名校的毕业证书。在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中,很少有人会为没学好课程而羞愧,他们在意的只是成绩单上那个数字。当他们为分数达到了自己的期望而欢呼雀跃时,却没想过自己的学习表现是否值得这样的分数。在学校里形成了宽于律己和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在走向社会后只要稍经挫折就会怨气冲天而不懂得自我反省,他们的责任感和道德底线也很难经受住困难和诱惑的考验。

  数学能力的培养与数学成绩并不矛盾,为什么这么多家长热衷于刷分?首先,注重培养能力的数学学习方式在早期见效慢,而很多家长有明显的成绩焦虑症和不自信,往往耐不住寂寞而投向简单粗暴的刷题模式。说到底,还是对填鸭式学习过度崇拜,不相信存在比它更好的学习方法。其次,选择填鸭式学习,家长需要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家长只需每天扮演好“监工”的角色,督促孩子完成作业,以及把孩子扔给各种课外辅导班,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注重能力培养,通常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清楚了解孩子的具体学习进展。对于文化程度低的家长来说,这一条要求确实有点高。但诡异的是,很多家长本身就有本科甚至更高级别的文凭,也同样感到能力不足。这是否在提示我们,家长这一代人的教育就是明显“内虚”的?而更可悲的是,现在大多数家长仍然选择把这样的内虚延续下去。

  分数不应成为被贩卖的商品

  提高数学成绩是一个方向正确的目标,关键在于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相对于“白卷英雄”的时代,对成绩的重视是一个进步,然而这种重视最终并没有转化为学习精神,反倒给了各种旁门左道难得的发财机会。分数成为了可以明码标价的商品,在市场上被吆喝贩卖。很多人不仅不以此行径为耻,反倒高举经营自由的旗号为自己的无耻开路。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警惕自由被滥用。例如,人体器官是很紧俏的资源,是否可以采取市场经济的方式,完全以价高者得的方式来决定获取的权利?人体器官的黑市交易之活跃,充分说明买卖双方都对这种交易有相当高的认可度,为什么迟迟得不到官方的认可?贩卖分数的行为与人体器官交易有很高的相似度,唯一的区别,也许就是官方对前者没有任何限制和约束,因此不存在“黑市”的标签,这也反过来助长了贩卖者的嚣张气焰。

  有一个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的数学学习要求太高,使得数学成为一门很难学好的科目。对此观点我不敢苟同。

  首先,相比于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学习要求,中国的数学教学内容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确实更多,但不能因此就断言其不合理性。在英美等国的教育界,对于教学内容的争论一直存在,近年来更有向中国靠拢的趋势。即使在现阶段,美国高中的学习内容也丝毫不亚于中国的高中,只不过美国更偏向于知识性内容的横向扩展,而中国则更强调解题能力。

  其次,选拔性考试的难度不等于数学学习要求的高度。长期以来,中国的中小学教学体系都是为高考服务的。高考是优中选优的选拔性考试,全体学生都要为那10%甚至更低比例的入选机会而挤破头。此时他们所要应对的,远远不是教学大纲的学习要求,而是那些在冲击金字塔尖的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美国高中阶段的数学内容虽然同样困难,但美国的教育体系实际上给学生提供了两套方案——那些在高中以前数学成绩平平的学生可以选择简单的方案,而我们通常了解的美国高中数学是较难的学习方案。但中国的高中并没有提供像美国这样的选择——如果有的话,那就是选择是否冲刺高考。在这样的体系中,如果进一步降低小学和初中的学习难度,初中和高中的学习就会形成明显的脱节。而高中的学习难度却是不能降低的,因为高考正在遥远的前方招手呢。再进一步追问:高考的难度能不能降低?这其实是个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的问题。每次尝试降低难度,高分段就会堆积大批学生,造成选拔辨识度降低,并且非常有利于本身能力不强而勤于刷分的学生。

  再次,只要以高考为核心的体制不发生根本性改变,再加上当前对机构无法形成有效监管的野蛮生态,任何降低学习难度和减负的目标都是浮云。学校要执行教育部门的指令,控制教学难度,机构却可以肆无忌惮地不断加码,“减负令”反倒为机构引来了大批生源,成为机构的摇钱树。学校迫于行政压力,放不开手脚,暗地里却在鼓励自己的学生到机构补课,甚至直接跟机构内外勾结。而众多呼吁减负的家长发现减负无望,马上第一时间把孩子投入到机构辅导班的怀抱中,完全忘记了自己呼吁减负时的理直气壮,反倒以体制的不堪来掩饰自己首鼠两端的行径。

  要学好数学,必须摆脱硬套公式的坏习惯

  目前的教学要求是否适合大多数孩子的承受能力?根据我的观察分析,就智商因素而言,绝大多数孩子完全能够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为什么实际上存在学习困难的孩子多得多?这其中既有家庭原因也有学校原因。

  家庭方面,如果不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会给孩子的学习造成很大的障碍。这不是单纯一个科目的问题,而是对整体的学习状态都有影响。例如,生活环境嘈杂混乱,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家庭成员文化修养低,没有读书习惯,娱乐活动丰富,并且在孩子面前不加收敛,也很容易使孩子无心向学。

  学校方面,类似企业的绩效制考核,使老师更关注和欣赏成绩好的孩子,班里的整体氛围也会对成绩落后的孩子形成无形的压力,使孩子产生被排挤的心理,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日积月累下来,就会产生厌学的表现。

  达到了教学要求,并不意味着成绩能够拔尖。在学习上要有优秀的表现,就像征服一座高峰,不仅需要具备登山的能力,更需要勇气和毅力。能攀登到怎样的高度,与登山者的个人能力和努力程度密切相关。然而比这两个因素更重要的,是在登山前对山峰作全面的研究,了解地形特点,从而可以选择最佳的攀登路径。

  数学之所以成为不少孩子的梦魇,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他们没有找到学习数学的“正确姿势”。譬如打井,要么是选的位置是坚硬的石头,要么是好不容易挖下去一段,却完全没有水。几次碰壁之后,就越来越没信心,也越来越没耐心。到了这个境地,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已经基本丧失殆尽。这样的状态显然是很难把事情做好的。

  我曾亲眼见过很多学生,他们有提高数学成绩的愿望,也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然而随着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而又无法很好地克服,问题就逐渐堆积起来,压力也不断增大。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不甘心,同时又有沮丧和焦虑。虽然每天还在努力,但在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下,他们难以形成真正的专注力,学习效果自然要打折扣。

  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催生了刷题的风气,而且越多人感觉困难的科目就刷得越起劲,因此数学也就成了刷题的重灾区。然而数学恰恰是最不适合刷题的科目。刷题对于提高数学成绩的效果是一种假象。在低年级学习内容相对简单时,刷题似乎效果显著,往往使人迷信刷题的功效。越到高年级,学习内容逐渐加密,难度也逐步抬高,刷题的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效果反而越来越微弱。然而这个时候再想回头,已经成了骑虎难下之势,错过了纠错的良机。

  学习数学的正确姿势,是彻底摆脱套公式和刷题的习惯,把主要精力转到对概念和公式的分析理解上来,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高和巩固逻辑推理能力。只要把道理想透,融会贯通了,看似变化无穷、“陷阱”处处的难题,其实是万变不离其宗。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北京家长帮论坛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最近发生的事

学校推荐

攻略推荐

北大附中

北大附中初中部共有18个教学班,学生700人左右,教...

点击查看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石家庄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本地教育

本地教育资讯 | 推优指导 | 择校攻略

面试技巧 | 经验交流 | 分班考试

特长生 | 小学统测 | 最新试题

热门资料

本地教育信息 | 真题

面试题 | 模拟题

重点中学

北京人大附中 | 北京北大附中

北京十一学校 | 北京二中分校

北京第四中学 | 北京第八中学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