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数网
北京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北京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经验总结 > 经验交流 > 正文

读书以养性:“题海战术”只会败坏学生的胃口

2017-02-04 15:01:07 下载试卷 标签:小学生 学习方法

  【温儒敏专栏】

  读书以养性

  文|温儒敏(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现在是网络时代、图像时代、视频时代,人们读书的时间少了,上网、读图、看视频多了。这是时代的变化,很难简单下结论说是好是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视频、网络和图像尽管扩大了人们接受各种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文字阅读。

  比起其他接受方式,读书可能更有选择性、也更个人化,更需要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介入。读书所能获得的文字感觉,是一般视频所没有的,甚至网上阅读也难于获得书本阅读的那种独有的效果。拿着手机或阅读器诵读“目尽青天怀今古”,总有些怪怪的,不能进入状态。这不完全是习惯问题,也有媒介运用的区别所形成的效应问题。另外,过于依赖网络,容易形成碎片化、平面化思维。所以,我以为还是要读一些书的,特别是读一些纸质的书。在青少年时期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最重要的途径,为终生的发展打底子。

  这些道理都懂,只是做起来不大容易。我在大学教书,发现许多学生并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除了自己专业的书之外,他们再也没有读其他书的兴趣和计划,顶多随兴所至读一些诸如武侠、言情、玄幻、穿越之类的流行通俗作品。一有时间就上网看视频、聊天、打游戏,玩起微信来就更是“手不释机”。这样的文化情致倒是流行与时髦,但也可能浮浅,缺乏个性,他们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比较差,甚至影响到专业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大学生不爱读书,可以追溯到中小学未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中小学语文课本来应该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唤起灵性和兴味的,但如果只是瞄准高考,纯粹是应试的技能性的培训,就容易扼杀兴趣。所以,在中小学阶段,除了“为高考而读书”,还应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让自己的爱好与潜力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反过来,读书多了,语文素养上去了,也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

  不少年轻人后悔在学校没有好好读书,出了校门又抱怨压力大,没有时间读书。“人人皆忙”的时代,压力大也是现实。但说忙到没时间读书,大多有些言过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总是可以挤出来一些的,眼睛少在微信上逗留一会不就有了?关键是要有读书的愿望和毅力。

  当然,有了读书的意愿,最好还要有自己的计划和书目,而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要取法乎上,多读一些经典,读一些基本的书。把浏览和精读结合起来。浏览好比跑马观花,也是培养兴趣拓展视野的一种读法。但更重要的是精读与通读,量不一定要多,扎扎实实读完几本,有些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水平自然就会有所提升,而且能“养性”,让自己脱离浮躁,变得踏实。

  现在的诱惑太多,要读书,就需要一些毅力。那些流行的休闲文化,往往都很吸引人,给人以娱乐和刺激。年轻人不接触流行文化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流行文化的适当消费,有利于青年人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但应当是“适度消费”,不沉迷其中。正处在成长时期的年轻人若能努力把持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就不至于被动地卷入通俗文化,还可能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这也是“读书养性”吧。

  (本文为温儒敏教授原创,首发选自2016年12月6日《人民日报》,选自 温儒敏的博客)

  小时候,想必大家都有偷偷看漫画书、青春文学、网络小说被家长发现后批评“专心学习,少看闲书”的经历吧。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老师却有不同的看法——

  不仅学生应该读“闲书”,家长老师还要一起读

  文|温儒敏(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让学生读“闲书”,以此促进阅读兴趣,形成读书习惯,将大为获益。

  这里说的“闲书,就是课外书,是学生按照兴趣选择的书,可能既包括一般认为的名著经典,也包括某些流行读物,范围是很广的。

  为什么要特别提出让学生读“闲书?因为很多老师、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太滥太复杂,怕学生去接触,也怕耽误了学习,他们是不赞成学生自己去选择读物,也不主张学生读“闲书”的,很多老师、家长画地为牢,只容许学生读他们指定的书,甚至只让读面向考试的书,这些老师、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很难“独善其身”。

  但这种不让读“闲书”的做法不对,可能会适得反,不让读闲书,读书成了非常功利的行为,老是围绕考试需要读那点课文,顶多还有一些教辅,限制那么死,怎么可能有阅读兴趣,怎么可能拓展阅读面,又怎么可能提高语文素养?即使对考试而言,这也是下策。

  “题海战术”只会败坏学生的胃口

  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要求,就是让学生读书有选择,有自由度,扩大阅读空间。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才有语感,有阅读能力,语文素养也才能提高,光靠做题是不行的。“题海战术"只会败坏学生学习的胃口,让他们失去对语文的兴趣。光是让学生在指定范围内阅读也是不好的,那样就限制了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也会挫伤读书的兴味。

  其实读“闲书”也是一种阅读,是自主选择的阅读,是目的性不那么强的阅读,甚至是漫不经心的带有娱乐消费性质的阅读。拿起书就想着考试,就有很实际的目标,就有很明确的教化意义,那多累人呀!我们当老师当家长的要设身处地替孩子们想想。

  如果换个思路,放手让学生去读“闲书”,那就等于把孩子送到到浩瀚的书海之中,让他们自由穿梭历险,这是引发阅读兴趣的最好办法。书海中当然五光十色,甚至泥沙俱下,孩子们刚进入适当给予一些指引是必要的。这指引主要是导向阅读名著和经典,导向那些健康的有文化意义的书,导向适合孩子们不同年龄段读的书。但这“导向”不是死板限定,更不是强加禁止接触某些“坏书”。堵塞不如疏导,你越是禁止,还可能越是引起好奇心,孩子们越是偷偷找来读。你引导读健康的有内涵的书,孩子们慢慢提升了阅读口味和分析能力,就逐渐学会远离那些低劣的书了。所以让孩子们读“闲书”完全可以放手加上适当的指导。

  在“语文课”和“语文生活”之间疏通通道

  读“闲书”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实很多学生早就在读什么《哈利波特》《盗墓日记》,甚至是鬼怪、惊悚小说,都可能早就在津津有味地读。只要不是“偏食”,读读也不要大惊小怪,也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与其禁止阅读,还不如让孩子们读,然后加以引导。这就有一个要求,老师和家长也要适当关注这些“闲书”,多少也要读一点,你才能就这些“闲书”和孩子们对话,也才谈得上引导。

  老师和家长应当放长远一点来看问题,看到学生有课外阅读需求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不要因为考试而扼杀这种兴趣。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应当有所关心和给予一定的指导,但没有必要过多地干涉。

  学生有他们的“语文生活”,有他们的语文“圈子”与表达形式。包括他们的课外“闲书”的阅读交流、上网、写博客、QQ聊天,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他们语文能力成长的重要方面,又关系到语文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形成。

  我们也许不能完全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但应当给予尊重和必要的关照,尽可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那肯定会加倍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起读书的习惯。应当看到现在的应试教育是扼杀兴趣的,学生除了课本和教辅,再没有兴趣读书,这是可悲的。语文课改一定要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关注读“闲书”,让读“闲书”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人文素养高,也利于拿到好成绩

  让学生读“闲书”,以此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形成读书习惯,将是大为获益的。我曾经在北大本科一年级新生中做过一次调查发现两点:第一,凡是喜欢语文,形成了阅读习惯的,都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读过很多“闲书”的,这一部分学生思想一般比较活跃,整体素质也高;第二,只熟悉教材和教辅,课外阅读“闲书”少,没有阅读习惯,即使考试成绩不错,转入大学的学习方式也都比较难,视野窄,思路不太开阔。

  第二类学生占有相当比例,往往是高分低能。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完全取消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要兼顾一下,除了“为高考而读书”,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的爱好与潜力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反过来,人文素质高了也是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的。

  现在的语文课不太受学生欢迎,讲得太琐碎、太教化,一切面向考试,让人透不过气来。有一个普遍的误区,就是混淆了精读课与略读课的功能,全都讲成了精读,很琐碎的精读。本来,精读和略读是两类功能不同的课型,精读就是教读,是示例阅读方法;略读是自读,老师指点一二即可,让学生自己读,用精读所学的方法去实践举一反三。如今多数语文老师都把语文课全都讲成精读了,都是老师那一套,学生的自主阅读空间也给压缩了,再加上又不让读“闲书”,那这样的语文课多“闷”呀,学生怎么会喜欢。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北京奥数网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最近发生的事

学校推荐

攻略推荐

北大附中

北大附中初中部共有18个教学班,学生700人左右,教...

点击查看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石家庄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本地教育

本地教育资讯 | 推优指导 | 择校攻略

面试技巧 | 经验交流 | 分班考试

特长生 | 小学统测 | 最新试题

热门资料

本地教育信息 | 真题

面试题 | 模拟题

重点中学

北京人大附中 | 北京北大附中

北京十一学校 | 北京二中分校

北京第四中学 | 北京第八中学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