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6 16:11:58 下载试卷 标签:北京家长头条
《放开我北鼻》里有一期,噗噗到餐厅吃晚饭,发现没有自己的凳子,就小声问了一句:“有没有小椅子”,可是当时没人理他。
等大人叫他回来,给他加了一把椅子后,他却突然哭了。
于小彤这时粗暴地斥责:“别吃了,罚站去,说没说过不许哭鼻子!”
噗噗哭着说:“没有我的小椅子,我等一会儿再吃。”
于小彤说:“那你哭吧,我走了。”
噗噗急忙说不哭了,可他又忍不住眼泪。
于小彤生气地说:“你又哭,走吧,我带你出去哭。”
噗噗强忍着:“我不要去外面,我愿意罚站。”
此时节目组出现这样一行字幕——“难过却又懂事”。
噗噗讨好于小彤,他内心有委屈,但更怕大人生气。
强忍泪水的懂事,让人心疼。
肆
不幸福的孩子,大都超出常人的懂事。
“你可知道对我做过什么最残忍?就是你狠狠把我一夜之间变成了大人。”
有研究表明,那些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懂事,往往是和一些负面的童年经历相关,经历过童年家暴和有被抛弃经历的孩子,大脑中支配恐惧和焦虑的脑神经回路与成人类似,他们的青春期比正常的孩子也来得要早一些。
懂事,是因为遇到了难以承受的事。
我们总会有某一刻认识到必须要跟从前的自己的告别:
当意识到家境贫困时;
当目睹了至亲离去时;
当被告知父母离婚时;
当经历了高考落榜时;
当学会珍惜某个人时;
当明白自己不可以再撒娇任性时……
人不是慢慢长大,而是可以瞬间长大的。
“你要听话,凡事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这似乎是很多父母常说的一句话。
不管发生了什么,只要孩子可以主动承认错误并道歉,就会停止惩罚和训斥。
这似乎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免于被打骂的恐惧令孩子将内心深处的委屈藏起来。
然而,更多的时候,孩子并不真正清楚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当不好的事情来临,他们会第一时间无条件认为是自己的错,这样的模式被内化后,会因恐惧而内疚,从而变得懂事、顺从。
一位知乎网友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这样写道:
我满满的善意之下隐藏着我深深的自卑。
我厌烦吵架所以吃什么都行,我体贴父母所以我从不索求,我独立甚至把男朋友处成了朋友,我尊师重道所以老师说什么是什么,我主动让座不是因为我不累,是因为老人站在那里我难受,还不如自己站起来。
我不是道德高尚,我是怕别人唾弃我。
懂事的背后,满是恐惧与压力。
这样的孩子,总是把自己的情绪寄托到别人的身上,因为别人的认可而快乐,因为别人的否定而难过,因此会更容易感到抑郁。
我们都是通过不断地经历“坏事”而长大的,不断变得懂事、谦虚、顺从、体谅他人,但这一切都建立在独立自我的基础之上。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习惯性地自责往往会演化为对于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否定。
而这种被迫懂事的过程,无论是在小时候还是长大之后或多或少都有负面的影响。
伍
精神病学家阿德勒曾说:“人是需要这种尽管被讨厌,但还是敢于做自己的勇气,这样才可以逃脱无法做自己的羞耻感,获得真正的幸福。”
懂事的孩子就是缺乏这种做自己的勇气,如同成年人般的成熟与稳重让他们牺牲了任性一次的权利,泯灭了一颗天真的童心。
作家刘继荣曾在一篇文章里写到,她女儿在幼儿园上学的时候,老师犹豫了半天还是说了一件让她有些尴尬的事情:
她女儿吃饭的时候总是不控制食量,即使吃到胃痛还是要添饭。
刘继荣听说了这件事后,虽然在老师面前强颜欢笑,但心里却万分暴躁,想着一定要回去好好训斥女儿。
结果后来她从另一位同学家长的口中得知,女儿拼命吃饭不是因为贪吃,而是因为她觉得妈妈工作很辛苦,她要是吃得饱饱的就不会再生病,会很快长高长大,会给妈妈做饭,会帮妈妈拖地,不再让妈妈烦她。
得知真相的刘继荣心中充满了愧疚。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家长帮 作者:上帝是只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