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1 15:41:36 下载试卷 标签:北京家长头条
01、为什么要学习语文
为什么要学好语文?
嗯,因为语文是我们现行考试中的大科,学好能得高分啊。
还有呢?
因为她是我们的母语啊,我们没有理由不懂她。
一个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划定了他的民族语言和他一生的精神格局。
举个栗子,别笑。
清华附小副校长窦寇梅老师曾说过她的经历。
她拿着女儿的高考试卷来分析,这是一个学了12年母语的孩子闹出的笑语。
当俞平伯为钟子期摔琴之时,他所寻找的是高山流水,琴声是他的愿景。
俞平伯94年才去世,钟子期2500年的事,俞平伯还给钟子期摔琴?
还有像“居里夫人发明了鱼镭”、“尽管司马迁多次遭受宫刑,但他忍受住一次又一次的痛苦”等等等等的笑话。
我们现在的教室太忙了,老师也太忙了。
学习一个新的成语,老师就说赶紧把它画下来,背住,考试会出这道题。
这样,给孩子的直观感受就是,学习这个成语就是为了考试。
给孩子布置了看名著的任务,也是为了考试。
这样的学习,把语文的美感都扼杀了。
其实,培养高语文素养的学生当然要比培养高分的学生更重要,我们应该去学习语文中的博大精深与多姿多彩,而不是戴着功利眼镜去审视它。
前几天,有个家长在鱼妈交流群里说出了她的担忧。
她儿子很喜欢看书,但就是不太会总结课文里的中心思想,这又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毒瘤啊。
学习语文,中心思想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比如,电视剧《天龙八部》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一堆好人,一堆坏人互打,最后正义战胜了邪恶,有意思吗?
我们看一本名著,只是为了总结它的中心思想和故事梗概,那《约翰·克里斯朵夫》就不用看了。
为什么?
因为傅雷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早已把中心思想写在卷本的扉页上了。
此时,你已经知道这本书的中心思想了,那又如何呢?
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不是因为它的中心思想,而是因为里面无数的细节。
而这些,都是要在阅读中去细细体会的。
在应试观念的影响下,很少有人会去注意语文这个学科本身的宏大、它内在的韵律与美感。
大家在注意什么呢?
分数——或者说,能拿到分数的方法。
语文这个学科,分数和素养有一定的关系,但不一定成正比。
分数高的人,他的素养不一定真的高,他只是掌握了特定的答题拿分技巧。
而有相当语文素养的学生,他的试卷分数一定不会太差,因为他有着相当的积累。
语文学习有两个避不开的话题,即读书和写作。
02、关于读书
阅读实在是一个太有益的习惯,即使是抱着功利的目的,如果能因此潜下心去读书,也是大大的好事情。
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
语感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你叫一个有语感的人去做卷子,他或许并不能清楚地告诉你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与写法,也没法给你讲出来阅读题的答案为什么该是这个,因为他做题目凭借的不是系统的训练与大量题目的积累,他没有那种足以归纳成经验的东西。
但是,他一定能做出最正确的答案。
这就是语感。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家长帮 作者:鱼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