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7 16:32:35 下载试卷 标签:北京家长头条
你口口声声说爱孩子,甘愿为孩子去死,但你每天连一小时的亲密相处都保证不了,你爱个屁啊?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前、童年期、青春期,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父母的陪伴都不能缺位。
这个阶段如果缺乏对孩子足够的陪伴,孩子的世界里就会缺乏父母的形象,不利于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可能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很多孩子看似笑靥如花,幸福快乐,也没有物质的匮乏,但却无比“孤独”,无比“焦躁”。
因为虽然父母在身边,但依然缺陪伴、缺关注、缺爱。
所以,家长再忙再累,也要多抽时间陪陪孩子。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父母们面临着最复杂、最不知所措的难题:
我们注定是飘动一代:和父母,和爱人,和孩子,时常演绎着双城甚至三城故事。
我们是手机党一代:人人都有网络和手机依赖症,生活退化为网络社交生态,周围遍布点赞党。
世界越来越大,家庭越来越小。
网络社交越来越活跃,陪伴家人越来越稀缺。
牵着孩子的手,和孩子一起大笑,那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
04
也有妈妈直接反对我了。
谁特么不想陪孩子啊,生存有压力好吗,无奈啊。
一个网友说,我老公为了给我和孩子更好的生活,常年出差在外,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回来10几天,很辛苦,我虽不赞同也不能反对,我能体谅他的初衷和不易,我放弃了自己很喜欢的工作,只为更好的陪伴孩子!希望和我有一样处境的家庭早日团聚!
读着暖暖的,但有更多的无奈,这就是现实。
很多职场的妈妈都有这样感受,看到孩子和老人很亲,和自己不亲的时候,孩子学会的第一个词是“奶奶”而不是“妈妈”的时候,会内疚。
孩子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学会用筷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我们错过了,会内疚。
那,真的不工作吗?
房价这么贵,教育费用这么高,经济压力这么大,老公一个人,根本养不活一个家。
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想成为很棒的人,想成为让孩子骄傲的人。
我们想成功点,才能让孩子有资格不成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
董卿不是说过么?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做什么样的人。
只能说,职场妈妈们都欠孩子一句对不起。
现实中,还有另一种妈妈。
有的家长确实很忙,但回家没一句好话,除了催他写作业,就是吼病泛滥。
“我这么忙,辛辛苦苦为了谁?”
“你还这样,是不是想挨揍?”
抱怨和责骂弥漫在家庭氛围里,日复一日,像一个毒瘤。
孩子也习惯了这样的氛围,反正你奈何不了我。打我,我就死给你看。这一下子就抓住了父母的软肋。马上服软了。
其实一个在外边大气不敢出的胆小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的内心是“孤独而绝望”的。就算是说出了吓吓父母的,但你想过他为什么会这样说?
他通过这样的方式宣告自己“缺爱”,对抗父母的“缺位”。
有没有反思过,从什么时候开始,眼里的孩子变成了“问题孩子”?
有多久没有好好跟他说话了?
所谓陪伴,就是好好说话。
05
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一位教育学家研究发现,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倾向测试上得高分的,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
父母的陪伴,不但能让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打下高智商、高情商的基础,更能因融洽的亲子关系让你的教育“入脑入心”。
现实也给了我们足够的教训,在学校里,“问题少年”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有一个不够温暖的家庭。
如果你看到鱼妈的这些肺腑之言,也恰好正觉得自己好像还真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不如好好的陪一陪你的孩子吧。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家长帮 作者:鱼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