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8 17:36:01 下载试卷 标签:北京家长头条
最近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父母对子女讲的最多的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今天我们就简单探讨一下。
1、让孩子听话,是中国的文化传统
中国的子女是这个世界上最听父母话的,这个人尽皆知,之所以有这样的原因,源自中国的儒家文化传统,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词父慈子孝,就是这么来的。
儒家讲究的是礼。那么什么是礼?秩序,等级。于是,就有了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儒家文化传统,中国人才不喜欢不听话的孩子,不喜欢叛逆的青年,也不喜欢特立独行的人。
所以,当中国人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孩子不老实就说“听话”,孩子心猿意马就说“好好学习”,孩子没有取得好成绩就说“没出息”。
因此,在中国人看来,不听话就是“大逆不道”,作为父母,显然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自己的孩子身上。
虽然已经进入21世纪了,很多更加科学的观念得到了普及,但是,中国文化的内核依旧没有改变,还在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以及对孩子的教育。
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基因,不能改变,不想改变,也不会改变。
2、“不听话”的风险,父母是不会承担的
想当年,韩寒退学的事迹人尽皆知时,大家对他的不是褒奖,不是赞美,而是批评,甚至讨伐,他的父母也并非完全支持他,毕竟他的做法有违当时的社会传统看法。
现在的韩寒如何呢?很成功,很风光,出版了很多畅销书,拿了很多赛车比赛冠军,甚至拍了几部口碑和票房都不错的电影,这是多么人生赢家啊。
但是韩寒还是后悔了,后悔当年退学的决定,因为他认为自己没有在上学这件事情上挑战成功。
像韩寒这样能反思自己当时行为的人其实是很少的,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做出“不听话”的决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是一种风险。
中国的父母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未来出现风险的,所以自然会要求孩子听话,好好学习。
3、“听话”的另一面
其实,抛开传统文化的因素不谈,父母要求孩子听话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因为大多数事实证明,好好学习的人人生都不会很差,毕竟高考这样的制度保证了大多数人有好的途径去生存。
同样地,听话的孩子也不会很惨,因为很多潜在的风险已经被父母提前规避掉了。
但是,为什么还会有人去诟病中国的父母呢?这是因为一切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
让孩子听话、好好学习,确实让孩子的未来更加稳妥,但也容易造成另一个结果:不敢冒险,没有创新,毫无魄力。
尤其是在今天万众创业的时代,机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多,这是需要更多敢想、敢拼、敢干的孩子去把握的。
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时代在强调革新,而父母们却在“守旧”。
守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把“没有出息”等价于学习成绩不好,而且这种想法依旧存在于广大父母的大脑中。
教育,其实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事业,教育思想是跟随时代变化的,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思想如果不彻底改变,孩子的未来也许会失掉很多机会。
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已经出现因此而产生的“悲剧”,且正在发生。
4、“听话”的前提,是尊重和平等
当然,这并非说让中国的父母允许孩子叛逆,允许孩子退学,允许孩子不务正业,而是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度。
主流的事情一定还是学习,大多数孩子依旧还要听父母话,而学习也依旧是最有出息的途径。
只不过,尊重,平等,这些是新时代下父母必须给予孩子的。
毕竟,以后的孩子依旧会听父母的话,但希望这不再是建立在权威的基础上,而是在平等和爱的环境里。
也许,这样的亲子关系正在发生。
那么你和孩子是这样的关系吗?期待着每位父母的答案。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家长帮 作者:科学家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