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5 10:28:09 下载试卷 标签:心理 环境 启蒙教育
超常儿童心理发展趋势:
对超常儿童的研究,国外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则以1978年“中国超常儿童协作研究组”的创立为标志,迄今只有短短的18年时间。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78年至1983年是以个案调查研究及教育探索为主的阶段,1984年至1988年是个案追踪、对比研究及集体教育实验的阶段,1989年以后是加强研究推广成果及国际参与的阶段。
超常儿童,最初指智商在130—140以上的那部分儿童。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深化,对超常儿童的理解已经不仅局限于智力范围,而且扩展到智力与心理品质协调发展的范畴,包括一些特殊领域的超常,如特殊学术才能、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超常儿童理解为:在心理素质上(智力、创造力和非智力)明显超过同龄常态儿童,并有实际成就的儿童或具有某些特殊才能的非凡儿童。
超常儿童心理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第一、有较敏锐的观察力和集中的注意力。
善于观察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紧密联系着的。如果观察事物时注意力分散,就难以看出事物的真相,从大脑皮质活动来说,注意力集中就是在大脑皮质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因而这时感知的事物印象特别清晰,易于理解,并且学得快,记得牢。所以有人说:“注意力和观察力是学习的门户,注意力集中,善于全面而深入地观察,在学习和工作上,就等于打开了智慧的天窗。”
一般幼儿和初入学的儿童,他们的注意力虽可集中,但持续时间不长,对一事一物的观察不稳定。智力超常儿童却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于某一事物或某一活动。
如一些超常儿童画家,他们之所以超常,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在和外界接触中,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观摩,甚至无数次地对镜模仿、想象而创造出来的。有一个超常儿童,两岁时玩积木,可长达几小时,既不疲乏,也不休息,5岁时拿到一本新书就一口气看完,一本数学游戏也要一口气做完,注意力异常集中而稳定。
第二,具有独特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智力超常儿童往往有超乎寻常儿童的独特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敢想别人所未曾想的问题,对问题能进行抽象推理,领悟事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并富有创造精神。
曾有一名儿童,在数理思维逻辑能力方面有惊人的特点。他3岁会心算1亿一1=?的算题。4岁会进行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会用速算法计算“99×99”“95×95”;5岁半懂得“正负数”、“0”的概念,以及负数的减法。
大多数超常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正面例子说明,由于他们具有旺盛的求知欲、有理想、有抱负,主动探求,积极学习,虽遇困难或挫折,却能坚持有“非学会、做好不可”的毅力。因此他们的才智得以发展。相反,有少数超常儿童缺乏动机,或不能正确认识和调控自己,一旦遇到困难、挫折或失败,情绪容易波动,尽管客观上学习条件、机会仍然很好,但却不能利用吸收,甚至一阙不振,走下坡路,以致发展平平庸庸。
总之,在儿童超常发展中,遗传只是发展的前提、可能性。适合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和教育是关键性条件。如没有适合的环境和教育超常儿童将被埋没。然而环境和教育又要通过儿童本人的良好个性倾向和特征的中介而发生作用,使具有潜在的超常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超常儿童。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