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北京站 > 重点中学 > 西城区 > 北京八中 > 文章列表 > 正文
2011-05-20 11:25:46 下载试卷 标签:重点中学 北京八中 西城小升初 共建生
三、好学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一般来说,好学生都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勤奋的学习态度,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我发现那些学业成功,各方面发展都比较好的学生除了有优质的学校教育的因素以外,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重要因素。可以说,好学生是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理念一致、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培养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
(一)学校是孩子成长的精神家园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学生群体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实现的。
一所好学校首先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1、培养目标
所谓素质全面,我想就是指学校培养的人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而不是只看重考试成绩而忽略其他。
这些年教育界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就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如果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什么都行,就是考试成绩不行,在现行的升学和就业体制下,这是有问题的。公务员都要考试录用,反过来,如果一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考试,其他都不行,也是有问题的。我认为不应该把这两个方面对立起来,应试能力也是综合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
2、双向成才
我们提出了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同样重要的思想。因为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一所学校的楼房盖的再漂亮也是次要因素,关键是要看有没有一大批好教师。
我曾经看到北师大一位教授的文章“学校靠什么来吸引学生?”他认为排在第一位的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与融洽,作为学生能否受到老师的关注、欣赏和鼓励,这对学生心情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证明:如果学生认为老师眼中的自己是有能力的、负责任的、有价值的,就会容易形成积极的态度。这是很有道理的。
3、先学做人,再做学问
今天的品学兼优是明天德才兼备的基础。
着力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所在,也是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去年,我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讲高校的毕业生哪些素质最被用人单位看重,其中列在第一位的是道德品质,接下来依次是文化认同、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创新思想、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和工作经验。
几年前,我曾经到台湾的一所中学参观访问,对那所学校提出的三句话印象特别深刻,这三句话是:
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心中有人,眼中有事
越在黑暗的地方越做光明的事;
我认为这三句话讲的非常好,很朴实,但是很深刻。
应该做的事是责任和义务,喜欢做的事是兴趣爱好。对学生来说,努力学习是自己首先应该做好的事,是学生的职责。
所谓心中有人,就是要做到心中有父母、有老师、有同学,不能只有自己。
眼中有事的要求是如果看见地上有张纸,就应该能主动地把它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去,一个人只有小事做的漂亮,大事才能做的好。我们在工作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连小事都做不好,领导也不敢把大事交给你去做。
越是在黑暗的地方,越做光明的事。讲的是自觉自律,就是说,在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自己应做的事,这是人生的高境界。
(二)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影响至关重要,一般说来,好学生的家庭教育都有相似之处,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各有各的问题。
总结好成功家长家庭教育的经验,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个人有了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个人的素质就得到了提高,就为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一般人认为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都要凭考试分数,没有好成绩就上不了好学校,将来就不容易找到好工作,于是有一些家长往往只看重学习成绩,认为其它都不重要,这是一个误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孩子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欢迎。还有一些家长一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首先想到的是找老师补课,其实仅就学习问题而言,如果我们只单纯的就学习说学习,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还可能会离目标越来越远,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学习成绩的优劣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涉及理想、志向、态度、习惯、方法等等一系列问题,只有这些问题都解决好了,最后才能看到好的学习成绩,现在的学生智力水平差异不大,根据智商测试的得分,130以上为超常,120以上为优秀,110以上良好,100-90一般。我发现我们初一年级的学生里有三位智商在101、102、107,排年级前50名,还有三位智商在105、107、108,排年级后30名,年级学生总数400人,这就更充分的说明了非智力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巨大。可以这样说,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学习成绩必然会好。
培养良好的习惯关系到孩子一生的事业和幸福,这是家长特别要重视的一件事情。有专家认为孩子的习惯是在十岁以前形成的,这就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我不久前看到中国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的一篇小短文,说德国的许多父母很注重培养孩子的智慧性习惯。什么叫智慧性习惯呢?就是做事有目标、有计划,比如:德国的孩子说:“爸爸,明天我想去爬山、滑雪。”他的父母会问:“你的计划呢?”孩子说:“没计划,我去就是了。”德国的父母就会说:“没有计划的事不要做,做计划做论证就会发现你要做的事到底可不可行,你跟谁去?几点去?人家营业不营业?在哪吃饭?怎么回来?带什么工具,这些都需要计划和论证。” 我想德国人的严谨和认真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习惯。
所以我们如果想让孩子有个好成绩,就要从培养好习惯入手,就要帮助孩子提高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孩子的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坚持以身作则
有家长曾经说,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现在社会风气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是积极的,有些则是消极的。应当承认,我们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有好有差,社会地位有高有低。但不论家庭条件如何,我们都要培养孩子自尊、自信、自立的精神,教会孩子艰苦朴素、平等待人、低调做人、乐于助人。家庭条件好的,不要培养孩子的优越感,更不要让孩子炫富摆阔;家庭条件不好的,也不要在争气的心理下,一味强化孩子出人头地的意识。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所能承担的东西是有限的,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对他们的助益将是无限的。所以,如果孩子要比,就要让他们去比学习能力、比动手能力、比待人处事接物等。要让孩子确立一个奋斗目标,把精力用在实现这个目标上,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才。我始终相信,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将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要给孩子做出样子。家长的言行对孩子品格、习惯的形成,影响巨大。我们必须承认,孩子身上的不良行为,许多与我们家长有关。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我们家长身上有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惯,就多少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比如,我们一向要求孩子诚实守信,为此,我们特别注意自己对孩子的承诺,只要答应了孩子的事,一定会做到。这样,如果孩子有时答应了我们的事而没有做到,再去批评他,他也能够接受。
这位家长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我们有些家长不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有时就带给孩子不良的影响,去年暑假里,我碰到一位银监会的干部,她跟我说了这么一件事,她的孩子在西城的一所知名小学上五年级,有一天孩子回来跟她说:“我们班上某某同学的家长跟某校长吃过饭了,你认识谁呀?”这位家长说,我谁也不认识,你努力学习吧!家长在孩子面前眩耀与校长的特殊关系,带给孩子的信息就是将来升学可能得到照顾,心理上觉得有后台,就会松懈下来。最后受害的是孩子,因为不可能每个升学,家长的关系都能起作用,而且知识和能力是要伴随人一生的。
去年初三有一个特别优秀的女孩子,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为人也朴实大方、深受师生的好评。她的父亲是从江西考进北京的大学进入公安部工作的干部,他有一次在跟同事聊天的时候说,在家里,你就是装,也要装出勤奋学习的样子。这位家长自己十分好学,家里有浓厚的读书氛围,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3、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什么叫正面教育?就是树立榜样,鼓励、激励孩子的教育。孩子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还处于容易受别人影响的时期。他的自主、独立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我们要加强正面引导。
坚持正面教育,坚持用鼓励和激励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是学校和家庭都要坚持的教育原则。即使是批评,也可以用激励的方式,让孩子感到批评里有关切,有期待。
今年寒假里,我给初一年级处于最好层次的三个班的27个学生开了一个会。我首先告诉这些同学他们期末考试的成绩不太理想,但是这个不理想不是说考得很差,而是以他们的聪明程度和学习基础,应该比现在的成绩更好。如果用高标准要求与他们应该达到的位置相比有差距,需要他们认真总结反思,改变现状,我跟学生说,你们每个人都要有总结。开学的时候交给我,每个人的我都要看。开学以后我看了学生们的总结,很认真,也看到了他们在假期中的努力,结果开学测试27人中有23人成绩都比上学期有明显进步,其中有一个孩子给自己制定了新学期的目标:一是成绩提高、学习进步;二是提高品味和修养,要多读经典名著,少玩电脑。这说明孩子是能够接受批评的,只要我们能了解孩子、相信孩子就会有成效。
因此希望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也能和学校保持一致。说问题的时候,先肯定成绩和进步,然后再提出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这样做的效果可能更好。
4、坚持遵循教育规律
教育是有规律的,违背规律就会适得其反。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很重,但是学习的效果并不一定好。最近北京大学有一项调查,在对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2400 户家庭进行的动态跟踪调查后发现,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的孩子中,北京的孩子学习时间最长,平均每天达到12.7小时,课外学习时间北京学生日均3.6小时也是排在第一位,其中小学生课后学习的时间长达4.5小时。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有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有升学竞争的压力,也有社会风气的影响等等。
其实学习成绩与学习时间并不一定成正比,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课堂上,成绩也会不错,比如:去年入学的一个女孩分在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了年级第一。
她在介绍学习经验的时候说:自己把学习分成三个阶段并且按比例来分配,课前占10%,课上占70%,课后占20%。她抓住课上认真听讲这个中心环节,又能自觉地进行预习和复习,这是她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我们还有些家长不断的给孩子找题目做,结果造成了孩子做事磨蹭的不良习惯。因为他刚完成作业,你又给他布置新的内容,他不敢明着反抗,就拖延时间,这种慢节奏一旦形成,对升入中学以后的学习非常不利。
5、讲究教育的艺术和方法
在我们一些老师和家长当中有一个教育的误区,就是觉得我为你好,你就得领情,所以当自己的好心付出没有得到回报的时候,就有怨气。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主、客观的关系问题。有些时候动机与效果并不一致,我们主观觉得是为孩子好,但客观的效果并未达到,只有真正让孩子从心里感觉到你是为他好,你的教育才能有好的效果。
我们有一位很有经验的体育老师跟我讲过这么一件事,他说有一次上体育课,学生问他上课许不许喝水,他告诉学生,上体育课不应该喝水,因为剧烈活动的时候喝水对健康不利,学生听了心悦诚服。不许和不应该有什么区别,不许只是简单生硬的阻止,不应该里面含有道理和关切。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我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培养孩子也是如此,不要总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的优秀,要先检讨自己是不是像人家那样用心和付出了。有些家长以为培养孩子就是找个好学校把他送进去就成了,其实不然,如果不能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北京八中 作者:北京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