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数网
北京站

2022年大事记

奥数北京站 > 小升初 > 小升初真题 > 语文天天练 > 正文

北京小升初语文文言文篇章解读——郑人买履

2013-10-29 13:27:03 下载试卷 标签:小升初语文

    北京奥数网讯 文言文的学习是每个孩子语文学习的必经之路,成婧老师总结孩子们小学当中经常用到的文言文,并且做了详细的解释。

  到了五年级,文言文学习将会带领孩子们进入语文课本里的一片新天地,但大部分孩子在这样一块新天地里却倍感 痛苦。

  因为枯燥,所以讨厌;因为不懂,所以害怕。

  到六年级,文言文则就是更为重要的内容了。

  到初中,在语文四大块(基础、阅读、作文、文言文)中,文言文占据近四分之一的比重。

  高考时,文言文同样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实际上,我们经常给孩子读、背的古诗文有许多就相当于文言文。这样说来,孩子接触文言文就更早了,有的在幼儿园就已经接触了。

  可以说,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对文言文的学习,但缺少可行的计划和切实的行动,缺乏对孩子文言文兴趣的培养与技巧的点拨。

  暑假里,穿梭于各大服务中心听课期间,有好些家长咨询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有一个家长甚至吐露:“我对文言文相对要更重视一些,但同样缺少力度。虽然我 曾经与孩子一起背诵过许多唐诗宋词,还有半部《老子》,但对孩子的文言文学习也没有具体的要求和长远的计划。所以,她在这次期中考(学科竞赛)中就吃了大 亏。其中文言文(14分)就扣掉4分。一下子与优秀的孩子差距拉大。这是一个可怕的结果,也为我们家长敲响了警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家长就有必要对孩子 的文言文学习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弥补和强化。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自己量好脚的尺度,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的人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断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

  1.郑:春秋时代的郑国,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怎么样)的人。(定语后置)

  4.先:首先,事先。

  5.度(duó):衡量。(动词)

  6.而:顺承连词 意为然后

  7.置:安放,搁。(动词)

  8.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指郑人的。(代词)

  10.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11.至:等到。

  12.之:到……去,往。(动词)

  13.操:拿、携带。(动词)

  14.已:已经。(时间副词)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子。(名词)

  17.乃:然后

  18.持:拿,在本文中同“操”。(动词)

  19.度(dù):量好的尺码。(名词)

  20.及:等到。

  21.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2.罢:本义结束,引申为散了。

  24.遂:于是。

  25.曰:说。

  26.宁(nìng):副词。宁可,宁愿。

  27.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28.自信:相信自己。

  29.以:用。

  30.吾:我。

  31.市罢:集市散了

  32.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

  【寓意】

  讽刺了那些克守陈规,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这则寓言通过郑人买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的墨守成规的人物形象。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遇事要会灵活变通,不能墨守成规。

  【作者介绍】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被杀于秦。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来和“法”相辅相成。语 法主谓式句型用作定语、状语,是含贬义的成语。

    相关推荐:

    北京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文章段落划分

    北京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划分段落层次

    北京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文章分段及概括的方法

    北京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标点符号的用法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北京e度论坛 作者:成婧老师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最近发生的事

学校推荐

攻略推荐

北大附中

北大附中初中部共有18个教学班,学生700人左右,教...

点击查看

教育导航

  1. 北京站 上海站 广州站 深圳站
  2. 天津站 武汉站 成都站 石家庄站
  3. 南京站 杭州站 济南站 苏州站
  4. 郑州站 沈阳站 太原站 重庆站
  5. 长沙站 合肥站 宁波站 青岛站
本地教育

本地教育资讯 | 推优指导 | 择校攻略

面试技巧 | 经验交流 | 分班考试

特长生 | 小学统测 | 最新试题

热门资料

本地教育信息 | 真题

面试题 | 模拟题

重点中学

北京人大附中 | 北京北大附中

北京十一学校 | 北京二中分校

北京第四中学 | 北京第八中学

小学试题

期中试题 | 口算题

期末试题 | 数学知识点

单元测试 | 练习题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