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8 13:18:08 下载试卷 标签:中小学生守则 修订 做家务
【梳理:随时代变化多次修订】
《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别在1981年、1991年、1994年发布。发布后,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4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此次发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共10条,200多字,实施了长达10年之久。
随着时代变化,对《守则》进行修订的呼声不断。有人指出,与国外中小学的守则相比,我国的中小学生守则太宽泛,不实用,贴近性不足。对于这种呼声,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也回应称,《守则》、《规范》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有些规定不符合实际,《规范》内容过多且交叉重合等。为此,教育部2012年启动了《守则》、《规范》修订工作,将《守则》和两个《规范》合而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并于2014年8月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中,将《守则》第一条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修改为“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并新增了不少贴近性的内容,比如热心志愿服务、自觉礼让排队、控制上网时间、会自护懂求救、远离毒品等,都是第一次提出。还将保护环境引入《守则》,变成“护家园”的内容,还增加了“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的内容。
并且,与2004版的旧《守则》相比,征求意见稿的内容非常简明,而且还简化成了“三爱”、“三讲”、“三护”,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便于学生记忆。其中,还单独列入了法治和诚信的内容,比如“守时履约,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不抄袭不作弊,不擅动他人物品,借东西及时归还。”让学生的可操作性增强。
在2014年的征求意见稿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将旧版守则中的“敢于斗争见义勇为”删除,而是改为以“会自护懂自救”。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北京奥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