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北京站 > 重点中学 > 海淀区 > 北达资源 > 文章列表 > 正文
2016-04-29 17:33:44 下载试卷 标签:北达资源 教学理念
北达资源中学很低调。这所由北京大学资源集团申办、北大附中承办的民办中学,无论在升学率、师资力量还是家长口碑方面都有一致的好评,但却很少见诸于媒体报道。
从北大畅春园穿过一条巷子,就能看到北达资源中学。学校面积不大,校舍有厚重的历史感,校长的办公室也比较简单朴素,这在北京同类别的中学很是少见。
不过,置身这所学校,真正了解后,能感受到北大系的自由、宽松基因和氛围。当然,最独特的还是这所学校的“自然”气质。
从2009年开始,一批批就读于此的小伙伴们,每年都会和老师一起到山野间上博物课,近距离接触植物、昆虫、鸟类、地质等,接受着自然的教育。
博物致知:不在学校上的自然课
“师生们穿越在海拔1500-2600米的高山,保护区里的风景在不停地变换:由普通的林间小路中漫步,听着树莺婉转歌唱,看着紫啸鸫蹦蹦跳跳地穿过小路;到悬崖峭壁上以上帝的视角俯瞰,瞥到白顶溪鸲从身边飞过;再到拨开树叶才能找到的狭窄小道,怪石嶙峋的山坡,松树参天的原始森林……”这是学生武嘉言在去秦岭时描写的见闻。
图为北达资源中学师生们在大自然上课
你能想象这种上课的情景吗?如果在你的中学阶段有这样的记忆是否会终身难忘?
这就是北达资源中学的“自然之翼”博物选修课。这个课程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自然教育,让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感悟自然。
课程最初是由北大附中倪一农老师和资源中学的同事们于2009年在北大附中和北达资源中学首创性开设的。这门课程借鉴博物学的内容和理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特点,构建了包括植物观察、昆虫观察、鸟类观察、天文观察及地质观察等5大模块的课程体系。而在北大附中和北达资源中学任教的张继达则始终领导、组织北大附中和北达资源中学的教师群体,一起不断推进、发展着这个课程。
2011年“自然之翼”学生社团诞生,这是一个没有班级和年级划分的横向结构学生自治组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成专业小组,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后又以“自然之翼”命名博物学习社团、学年考察、年度考察文集。
北达资源中学教科研主任邱青松是博物选修课最早和全程参与者之一。在她的眼中,张继达是个老顽童:“他对大自然、鸟类特别痴迷,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师生们也爱上了博物选修课。”
人类对于自然的探索从未停止,但“博物学”这门记录大自然的学科却长期被忽略了。甚至在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学科目录中根本没有它的存在,以至于很多学生对“博物学”没有概念。但北达资源的同学及老师对“博物学”情有独钟,张继达更是对“博物学”情有独钟。
从2009年底张继达执掌北达资源中学,博物选修课已经开设了近7年。2010年起他每年都会与教师一起带着学生到野外上博物选修课,学生从最初的几十个人到现在两百多人,教师成员也从最开始的倪一农、韩冬、邱青松、李朝红、董鹏等人慢慢发展壮大。
图为在北达资源中学博物课上,学生们在植物园考察。
“传统课堂上,教育方式注重间接知识的传授,过于重视利用纸笔测试对孩子进行评价和区分,使得孩子习惯于机械的记忆和背诵,大多数学生户外活动、探索发现、团结协作、提问总结及社会交流能力缺失,极其容易对学习产生畏惧和叛逆”,张继达告诉搜狐教育,当下中国自然教育的缺失,让城市的孩子从生活和情感上都远离了大自然,有少数孩子甚至畏惧大自然。
张继达的这番话,正表露了北达资源中学长期坚持开展自然教育——“博物选修课”的初衷,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走进大自然是这个课程最主要的上课形式,但北达资源中学的自然教育并非仅仅是把孩子带到自然界中。课程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课题,主动学习,掌握必要的科学考察方法、课题研究方法等等,学生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心感受,懂得学习从身边开始。
在实施这门课程的前期,老师和同学都要进行周密的思考、探索和设计,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这门课注重通过学段实习与学年考察完成体验与实践学习,例如,教学上的专题讲座、课堂教学、学段实习和学年考察,课程上开展鸟类观察、昆虫观察、植物观察、地质观察等细类。
图为在广西崇左,学生们对植物进行拍照观察。
这样的课程要求,给实施带来了很大挑战。与坐在教室拿着课本上课不同,参加博物选修课需要扛着拍摄器材,跋山涉水,真正行走在大自然,几十个孩子的安全也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负责博物选修课行程安排和运营保障的董鹏老师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大内总管”,他说道,“博物选修课最大的困难就是安全,比如在秦岭的考察实践,地势险峻,需要老师们先去探路,没有问题才能带着学生们前往。还有车辆和食品的保障,在荒郊野外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博物选修课中,校长、老师、学生之间更充分的体现出平等互助的关系。不同于传统课堂,老师在这门课上只是协调、指导和督促。
达爷(张继达)、大倪(倪一农)、老邱(邱青松)、董哥(董鹏)、雨神(李朝红)……这些老师每个人都被同学冠一别名。
山野之间,老师和学生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人与人也走的更近了。
虽然是中学的课程,但北达资源中学的博物选修课却很专业,有北大的教授如潘文石,西北大学的众多教授,以及所考察的保护区工作人员的支持。不过,北达资源中学的这个课程却不会过于追求学术,他们希望将课程定位在以学生实践、体验为基础的学习与研究,而学术氛围、专业水平是努力的方向。
“在这颗星球上,不论是我们这群自称的‘高等’动物,还是微小的昆虫、千姿百态的植物,都是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曾参加博物课程的学生刘婷婷写了这样的一段感悟。她说,博物课有一副神奇的翅膀,带着自己与自然、生物和志同道合的人联系在一起。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搜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