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北京站 > 重点中学 > 海淀区 > 人大附中 > 文章列表 > 正文
2011-01-07 10:33:10 下载试卷 标签:人大附中 北京四中
尽管四中和人大附中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有一点几乎是相同的——生源问题。
多年前推行的小学就近入学电脑派位制度就没有推行到中学来,而且这一制度也在许多家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应对下名存实亡。同时,很多中学也在这件事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提前在小学生中设置的“占坑班”曾经风行一时,尽管上面有文件明令禁止,但真正禁止的只是这个名目,过不了多久,另外什么名目的班又会东山再起。其目的只有一个,先下手为强,为自己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好的生源。
谁都清楚,招不来好生源,老师个个是神仙也没用;或者也可以这样说,现在很多著名的中学教师,也不过是著名在对学生的捏造,而不是对学生的塑造上。打个比方,不管你是什么土,我都以批量生产的方式,给你捏成高考需要的泥人;至于你原本是哪一种土,适合做紫砂壶还是适合做埙,我没那样的本事,而且那也不是我所关心的问题。
所谓的好的生源,就是在小学最后几年连续获得三好生称号的,或者是有专项特长的,或者是某学科极其优秀的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必然呈现为千差万别,而这差别转而就变成了衡量学生高低优劣的等级标准,而这标准决定了学生升入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走向。
几年前,四中恢复了初中部,因为四中是全市招生,报名之时,四中院内真可以说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那一年的选拔,学生要突破几重关口,想过第一关,要么是连年的三好生,或者是在市级比赛中获奖,或者有突出特长。具备这样的条件,才具备了资料留下,免遭淘汰的资格。
然而,家长们也不傻。他们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今天带着孩子和资料来这里,明天说不定又到了哪里。每年的寒暑假,家长们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四处奔波,各尽其能。
人大附中招生期间校长办公室外走廊里的情景,堪比周末大超市出口处的收银台。有的家长有钱,分不够,钱来凑;有的家长有权,我的孩子在你这里上学,必定能得到相关的好处;有的家长有靠山,曾听说一位家长对校长讲,你要总理的条子吗?我给你。
对于那些“三无”的孩子和家长们来说,只能退而求其次,再退而求其次,于是,也就有了我们俗称的二类校,三类校之说。
大概二十年前,民间还有“搓底校”一说,那里集中的是经过层层淘汰后无处可去的学生。
现在,“搓底校”的名字没有了,但当年的状况依然是今天的客观存在。
有百年名校的余威,有蒸蒸日上的势头。北京四中和人大附中就像两棵高可参天的梧桐树,不愁引不来金凤凰。
其他学校,为了保住生源,开始在本校初中部大做文章。为了保住本校初中部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反复做家长和学生的工作,所作的允诺大致相同:让你上重点班,给你配备最好的老师等等。等级分化导致同地不同校,而内部的等级分化又导致同校不同天。
大约从2007年起,北京四中开始有了重点班,即学生入学之后,经过校内测试的再次选拔,依照成绩,学生被分为两大阵营;普通班和实验班。所谓的实验班,其实就是重点班。
这个举动在别的学校看来再平常不过,因为几乎所有的中学,尤其是高中部都是这么操作的。而在此之前,四中的学生入学后没有第二次考试,只依照基本情况平均分班。
在很多人眼里,此举掀起的波澜颇令人感慨。四中不再是洪流中的孤岛,它同样也被滚滚洪流吞没了。
然而,此等壮举并没有给四中的高考成绩带来极大改观,学生不再是那些学生,四中还是那个四中。
我问过四中一位老师,我说你们完全可以在低年级照四中的老路走,而学生到了高三,狠抓一下应考有什么不可以呢?
他的回答倒也干脆:我宁做没落贵族,也不做暴发户!
暴发户的特点除了一夜暴富之外,一般还都喜欢逢人便炫耀一下,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是富人;而没落贵族的特点是,即使生活条件一降再降,也要尽可能的保持生活的品味。
不过,换个角度说,如果两个学校的生源都一落千丈,四中还有今天的从容吗?人大附中还有今天的辉煌吗?不好说。
谁也不会否认,好的生源,就是将来高考成功的一半。
北京四中是市重点,全市招生,网罗到的都是各区的尖子;人大附中的主要生源来自海淀区,海淀区有七十多所中学,也基本上满足了人大附中的招生需求。
有了大批的好生源,再加上一批玩命干活的老师,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复习考试,还怎么可能不出好成绩。
通俗点说,就算你再不主动,我就像厨师做饭颠勺一样,多颠几下,怎么也能把你颠熟了。
还有一个原因,使得现在的高考出好成绩不再像以往那么难比登天。
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有外地考生对北京考生大放厥词,北京的学生上大学太容易,他们上一本的分数,到了外地,连个大专也上不了。
认为说这样的话没有道理,也就太不讲理了。
可能真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大概从2006年起,北京市高考卷的难度相比以往有明显的下降。而下降的直接结果就是考生成绩的大幅提高。
而另一个间接结果是,像北京四中这样的重点校的高考优势被一点点的蚕食掉了。
北京四中,这所对外界变化态度如此寡淡的学校颇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的味道;人大附中,更像是识时务的俊杰,扶摇直上。
北京四中 | ||
招生情况 | 招生方式 | 分班考试 |
学校概况 | 坑班情况 | 联系方式 |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博客网友 作者: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