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3 14:00:59 下载试卷 标签:小升初征文 小升初经验
三好生
三好生这个话题,一直以来争议较多,在论坛上也有很多批评三好生的帖子,但站出来反驳的家长却不多。这部分怎样写,一直没想好。
对三好生的批评,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评选过程混乱、给学生分层贴标签、获奖学生整体上出现偏差。这些批评多数集中在评选过程中的混乱现象,例如在帖子中常见的:家长给班主任给学校送礼行贿,老师受贿索贿、帮助个别不符合的学生当选,学生拉帮结派、拉选票等等。部分专家或者说媒体上常见的说法,则站到了更高的一个层面上,他们对评选三好生的分歧是,奖项的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部分人士认为,对于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评选三好生会导致过早地给他们贴上了好孩子、坏孩子的标签,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第三个方面的批评,似乎是论坛上新出现的趋势。例如获奖的三好生学习不好,初中后就跟不上教学进度了;获奖的三好生都是听话、漂亮的女生,奥数牛娃都是聪明而调皮的、没有评奖机会的男生,等等。这些批评是说,三好生的评选标准不符合男女生的性别差异,不符合升学选拔的要求,所以评选结果整体出现偏差。
三好生原本只是一项荣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奖项,表彰那些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的学生,借以鼓励全体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争取得到全面的更大的发展,这其实就是我们培养孩子的大方向。现时学习生活中各种比赛的奖励,也是类似的,在争取获得奖励的过程中,学习了更多的知识,培养了更强的能力。艺术节上获得了声乐一等奖,说明孩子在音乐上更出色;运动会上取得了名次,你的运动技能更强;获得解题能力展示的奖项,可以说学习了更多的数学知识。
三好生评选,产生问题、出现分歧的原因,不在于奖项本身,而在于对奖项的使用。三好生的荣誉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也是物质上的。现在,对于北京的学生来说,市三好的含金量比较高,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小学生获得了市三好的奖励,基本上不用担心推优的资格了,例如海淀区小学市三好的比例是5%,而推优的比例是13%。对于40人的班级而言,平均一个班有2名市三好,5名推优生。利益而非荣誉的驱使,导致个别家长不则手段,而个别老师丧失了师德。其实,不仅是三好生,只要获奖能够带来利益,评奖过程中就会有各种造假行为出现,如前面提到的关于华杯赛的帖子。
从三好生的评选条件看,因为评选条件低,符合条件的学生多,而获奖比例低,导致竞争激烈,获奖结果也会有些偏差。三好的评选条件中,思想品德好这条现在很难起到限制作用,人之初,性本善,都是好孩子。学习好这条,因为现在减轻小学生负担,学业标准较低,成绩得优的学生很多。只有身体好这条,可以明显起到区分作用,超重的,不爱运动的,都会失去评选资格。如果适当提高学业标准,可能会好些。前面谈到的抽测、点招考试的各种现象,都和学业标准低有关。小学阶段到底应该学什么,怎样从根本上降低学业负担,值得认真研究。
如果只评选三好生,但不和升学推优、加分挂钩,三好生只是一项崇高的荣誉,结果可能会更好。三好生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孩子们为了当选,多数会认真完成功课、锻炼身体、团结友爱、积极为班级荣誉做贡献。孩子们比较反感拉票,在孩子们自己的世界里,好的标准是很清晰的。由于比例限制,只是给个别孩子贴上了示范标签,并没有给多数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部分人士担心的负面效应并不大。现在没有做到和升学无关,但改进了评选过程,而不是把脏水和孩子一起倒掉。现在学校的做法还不错,评选基本上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荐候选人、投票选举、计票公布结果,老师只起辅助作用。个别老师的不良影响一般只出现在低年级投票前的讲话、高年级时更改体育成绩等。对比一下由老师评选的红领巾奖章,差别立现。这样的评选过程,除了降低老师对评选过程的影响,更让孩子们从小实践民主管理自己的事情,不是很好么?小团体的三侠五义,个别人的拉票,反而促成我家娃在班级的五个候选人中第一个获选市三好。没给谁送过礼,但一直很感激帮助孩子成长的老师、同学们。
至于批评三好生的评选结果出现整体偏差的论调,且不论其内容是否经得起推敲,本来三好生评选就应和考试选拔无关,还有那些喜欢在自主招生的过程中录取轮空的市三好的学校都很傻吗?虽然可以置之不理,但部分家长要当心,尤其对三好生评选有误解、要求孩子放弃评选的。这样的舆论推手,目的是什么呢?花钱报班会更好?现时情况下,家长应该重视三好生的评选,但不是送礼行贿呦,不应该放弃锻炼孩子的机会,更何况在XSC时,会带来更多的机遇。
推优
推优这个话题,同样存在误解,论坛上有一些讨论点推的帖子。根据观察,推优程序还是比较公开公正的(公平则谈不上)。孩子同学一直在某前六学校的KB,被点招,推优时填写该校作为唯一志愿,未中。孩子班上推中的4人,都是裸推。中与不中,和几率有关,和时运有关。所谓点推,应该是学校为了节约使用点招的指标,让有推优资格的孩子参加推优,中了最好,不中再通过其他方式录取。点推不代表学校能够操纵推优录取的结果。相信有能够操作推优的,但应该是极少数,并且他们大可不必这么做。
推优是JW在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上,针对部分学生开出的两个小口子之一,另一个是特长。2013年海淀约2万名小学毕业生,推优生约占13%,2481人(含回海淀就读的跨区市三好27人),招生指标2900多人,轮空约1000人。参见北京小升初推优开启 推优详细解读,推优是进入目标校的一个机会。实际推中的1400多人,不知和点招的人数相比是怎样的一个结果?家长和孩子应该争取推优的机会。
推优程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获取推优资格,二是填报志愿、电脑小派位。
推优资格是学生根据推优赋值表计算得分,然后全校排名,大约取前13%。一般80分以上即有机会获得推优资格。在这点上做得还是较好的。
2013推优赋值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学业70分、荣誉20分、特长8分、任职2分,总计100分,所有的项目,都需要靠孩子平时的积累,不是最后突击就能得分的。
学业的70分,一般是不能丢分的,大家的成绩都是A,区分不开,但如果你拿不到这个分,就没戏了。有两个孩子,都是一年区三好,艺术节拿到了市一等奖,一个有推优资格,另一个没有,差别就在于一个学业70分都得到了,另一个只得了不到60分。
荣誉部分是最能拉开距离的。如果是三年区三好以上的荣誉,基本上就有推优资格了。如果只有一年区三好,其他部分就不能再失分了,需要学业满分+特长一等奖+班干。
特长的8分,能得到5分以上最好,这样就可以弥补荣誉称号方面的失分了。需要注意的是,艺术、科技、体育只能选择一类的最高成绩计分,不能累计,只有被JW认可的项目,并且是在5、6年级获得的奖项才能够得分。
班干的2分,作用不大。只要在4、5、6年级任过班干部/中队委即可得到1分。
家长需要有意从一开始就在学习、三好生、特长、班干等几方面培养孩子。平均一个40人的班级有5名推优生,取得推优资格还是有点难度的,需要具有一定水平的。推优生并不像某些帖子中描述的那么差,即使轮空了,很多学校都还是愿意接收的,相当于保底校。
前面一直提到“轮空”这个词,其实这是推优程序中最受批评的部分,令无数家长恼火。孩子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获得推优资格后,不是就确定能上目标校了,只是比别的孩子多了一次机会。填报志愿、进行电脑小派位,和最后的统一分配是一样的,还是靠抽签去决定孩子的命运,除了参与的人少些、可以选择的范围大些。不知道为什么不按赋值表分数顺次录取,这样做也不违反什么,还是JW认为这些孩子区别不大了,已经多给了你们一次机会,就不要再提其他要求了。在电脑小派位的情况下,志愿的填报需要家长和孩子慎重考虑。
一是不想去的学校千万别填,哪怕是填在最后面的第5志愿。今年参与推优的58所公办校,只有17所录满,意味着只要你填了其他41所中的某一家,就不用担心推优轮空了。被录取的学生,不能再参加其他途径的录取了,点招、特长都不需要了。媒体没有报道有多少所是零录取的,2900多指标中有多少是无意义的。
二是第一志愿非常关键,如果不能被第一志愿录取,被第二志愿录取的机会相当小,因为所有中学都在同时录取。知道今年有被二志愿JDF、ZGC录取的,明年不知道会怎么样。热门的RDF、QHF、BDF,似乎还存在大小年的现象。参见调查结论:晒晒推优结果
具体的填报和录取,取决于所有家长的心态和策略了,是冲一把的人多,还是求稳的人多?在不知道别人的填报信息、在志愿可以多次修改的情况下,家长们实在是进行着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博弈。推测,不能就近上学,其实对志愿的选择是有影响。目标校周围高企的房价,孩子每天上学所花费的时间,等等。参考全区录取校的分布图。
志愿填报之后的一周,是家长备受煎熬的一周(相关讨论:推优煎熬中……)。漫长的等待之后,可能是推中的喜悦(相关讨论:推优成功的到这里分享喜悦),也可能是暂时的失落和XSC的继续,当然还有推中的遗憾(相关讨论:推优推中了,却高兴不起来)。
特长
特长是JW在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上,针对部分学生开出的两个小口子之一,另一个是推优。
2013年海淀约2万名小学毕业生,特长生招生指标1960人,实际录取1715人。录取人数约占毕业生的8%,比推优录取的7%还高些。家长和孩子可以考虑争取特长的机会。[相关讨论:2013年海淀区特长生招生计划及相关数据对比]
特长一定是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去发展。不能本末倒置,忘了学生的主业。家长也不可能让孩子这么小就确定未来的职业道路,如果把学业放弃了,即使XSC进入了名校,依然得不偿失,家长们可以看看这位特长生的烦恼。特长应该从小培养,尤其是艺术类的项目,应选择和孩子兴趣一致的项目,不应为目标校的特长而选择不喜欢的项目。
成为特长生的条件,可以参考浩妈海淀的帖子:成为特长生的条件。需要注意的是,推优赋值时,特长奖项计算5年级和6年级的,特长生资格认定的时候,只有6年级的才作为依据。孩子从小学习美术,六年级的区艺术节绘画比赛明显和以前不同,学校有参赛指标限制,比赛更加严格。六上的时候,学校通知的各种区级、市级比赛,希望成为特长生的,一定不能错过。
特长的项目很多,以往招收特长的中学也很多,但今年招收特长生的学校大幅缩减了,推荐报考金帆艺术团、金帆书画院、金鹏科技团的承办校,艺术特色校、科技示范校、体育传统校等,并且要报考的特长项目是该校的金牌项目。这样选择目标校,对孩子的特长实力要求更高,但学校的评审标准可能更透明公正。一部分学校,可能会提前举办冬令营等各种体验活动,家长应该提早联系目标校,提前经过学校的专业筛选,或许对双方都有好处。孩子虽然一开始就放弃了体育特长,由于XSC的焦虑以及体验的目的,还参加过某前六中学的体育冬令营并且成绩很好。如果学校已经提前选拔了一批孩子,并一直进行训练,那些5月份直接报名后进行考试的特长生,机会就很小了。
之前为了防止推优轮空后无处可去,收集了美术特长方面的一些资料,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参考:海淀特长类美术特长生招生计划。对19中的印象非常好,金帆书画院,海淀区级示范校,看起来也非常透明。孩子想报考QHF,但我们心里很忐忑,2010年方博士查卷事件,论坛中随处可见的讨论特长水深的帖子、讨论点招的帖子,令人对推优、特长招生很没有信心。推优时第一志愿求稳,选择了一所中签几率高的学校。由于QHF特长生网报的截止时间较早,在推优结果公布前我们也在网上进行了登记。因为已推中,特长生现场报名时就没有去QHF,但修改了网上的资料,说明了情况。结果现场报名截止前,接到了QHF老师的电话,询问孩子怎么没去报名!真的感谢老师!但这样的结果是好还是坏?想起了春风化雨2000的帖子校长们对好学生的疯狂追逐不逊于家长们对名校的疯狂追逐,只能一丝苦笑。喜爱美术又有实力的孩子,勇敢地报考QHF吧。家长们对论坛上纷杂的信息,也要有正确的判断,不要被误导。
曾经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海淀区也是先特长后推优会怎么样?对于孩子来讲,录取的学校可能会从前八变成前六变成前三,满足老爸老妈的虚荣心。对于其他孩子也是一样,凭借自己的特长实力,而不是电脑的抽签,就读一所心仪的学校,更有意义。对于JW来讲,交换了特长和推优的录取顺序后,因特长生已录取一部分优秀孩子,有资格推优的孩子比以前会多些,赌一把的心态会少些,轮空率会降低,对推优的批评声调或许会低了。进行这样的改变,应该不比变更推优的录取方式更难,别的区不就有这样做的么?先录取特长生逻辑上也很通顺,提倡学有余力的孩子发展特长,特长不只是给综合成绩弱而某方面突出的孩子的一个机会。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