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北京站 > 重点中学 > 朝阳区 > 日坛中学 > 正文
2009-07-02 13:30:55 下载试卷 标签:校园 教师 心理 艺术 诊断活动
允公允能,雄鸡一唱天下白
传说之三:扶桑,神木名,盖日所出之处。《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指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爱始将行,是谓出明。”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
日坛中学主导文化解读之三:激情、健康、美好。扶桑树上,雄鸡一唱天下白,这是我国一种美好的传说,而我们的教育,不也是为民族明天的地平线吗?所以,我们将培育阳光、健康、美好的未来一代作为我们的入世哲学,允公允能,身心俱健,从而形成我们学校特有的人文文化,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培养太阳之子,托起明天的希望——雄鸡一唱,天下更加和谐、美丽!
——赵欣校长
一进北京市日坛中学校门,便看到影壁墙上的金色铜字镌刻的《祈祷》歌词,笔者心中不由得也充斥着一种圣洁而美好的希望。就是在这金色的希望下,日坛中学的学子们生长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沐浴在充满阳光的世界里,他们承载着一个激情的年代、一个健康的体魄和一颗美好的心灵,书写着充满阳光的青春年华。与赵欣校长的详谈中得知,这首歌词是爱国华侨翁炳荣先生为自己的女儿翁倩玉所作,其中寄托着最真诚美好的祝愿和希望,赵校长正是被这种情怀所打动,于是,经学校教代会讨论后决定将其镌刻于学校大门的影壁墙上,成为激励、祝愿日坛学子成长的“阳光希望”,以培育激情、健康、美好的“阳光学子”作为日坛永恒不变的追求。于是,这“阳光下的祈祷”便成为日坛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太阳,温暖,润泽,光朗,象征着激情、健康与美好,而我们的教育,是培养民族未来的事业,更要在“扶桑”的起点上孕育富于激情而健康美好的太阳之子。而人文精神所关注的正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追求人的情感与精神的和谐发展,追求一切活动的价值与意义,追求生活的质量与人格的完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文文化的过程。赵欣校长对人文文化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文化看重的是对过程的体验、感情的交流、精神的充实,教育一旦失去文化,所剩的只是知识的音调移位、技能的机械训练和应试的被动准备。教育需要激情,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要给予学生尊重和独立。让他学会自己往前走,从而使学生逐步建立起一种自信、自强、自立的独立人格。”赵欣校长创立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对学生在校生活提出了“七个”可以操作、可以量化的具体要求:“一长,即三年之内掌握一个特长,包括学习、文艺、体育、科技、生活、劳动等各个方面;二语,即三年之内掌握一门外国语言和电脑语言;三名,即三年之内阅读30本名著、听懂30首名曲、鉴赏30幅名画;四馆,积极参观考察博物馆,包括人文科学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军事科学博物馆和革命传统博物馆等四类博物馆,三年之内每类至少参观一个;五劳动,即积极参加劳动,包括班级、学校、家务、社会公益和学工、学农劳动;六树立,即培养学生树立宽阔的胸怀、简单的生活、谦和的为人、强烈的责任感、鲜活的头脑、旺盛的斗志六个观念;七学会,即学会听讲、学会笔记、学会提问、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使用学习工具、学会自我心理调整。”它已经成为日坛中学学生德育教育实践课程的重要依据。《日坛中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最终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和体验成功的感觉。这简单的“一二三四五六七”中不仅深藏着“让大家看不到失败,叫成功永远在”的美好愿望,而且包含着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高雅的志趣、综合的能力等多方面的人格素养指标。学校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教育规律活化落实培养目标,所谓“活化”一是活动,即以活动为载体,给学生以舞台,使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在不经意间接受德育暗示,以修正自己不当的言行,完成自我教育。二是指灵活,将德育渗透于每位教师的工作中,机动灵活地体现在各学科的课堂上,体现在每一次谈话中,甚至是一个眼神里。实施“培养目标”从构建关爱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入手,不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引导扶持充满生机的学生社团活动,更多关注的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例如:文明礼仪、互助友爱,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珍惜生命等基本道德观、价值观的养成和习得。学校常常通过对应急事件的处理,对问题学生的关注,对师德的评价,对敏感问题的态度加以渗透和垂范。一次次“让我们携手同行”,“校园心理生活”的心理疏导;一段段“馨情小屋”的促膝交谈;一份份成人宣言、一个个关切的电话、一张张的喜报、一场场的运动竞赛使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不断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尽最大努力地把握学生的幸福。贯彻实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已经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日坛中学坚持育人为本,力行示范校建设,带动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从学生成长的需求出发,提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综合性、信息化、开放式、充满艺术氛围,个性鲜明的健康成长环境,使其成为既有知识又有文明;既有学问又有修养;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健康的体魄又有健全人格的“太阳之子”。
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正确有效的方法,《学记》里所说的“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一思想,经过历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诠释,已发展成我国教育独有的价值传统,一直支持着古代官学、私学和书院的教育实践,其中身体力行,修身塑心无疑是基础之基础。日坛中学十分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因地制宜地坚持开展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由于场地狭小,体育组教师创造了具有日坛中学特色的课间操——素质练习和集体龙舞练习。特别是当全体同学按统一节奏做俯卧撑时,动作上下起伏,场面十分壮观。龙舞比赛成为学生锻炼身体,缓解学习压力,活跃校园气氛的好项目,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
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和主旋律。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代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国内外学校工作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是一种方式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其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有助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善。所以,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整个世界性的教育共识,成为衡量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正确地对待高度发达的外来物质生活和文化风潮,在纷乱中保持一种淡定的风骨,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的风采,这是日坛中学要教授给学生最迫切最重要的素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心理健康能力就是钓鱼的技术。开展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日坛中学以学生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学校和学生年龄特点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力求实效,为其成年后直至终生的幸福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普及心理调控的方法、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对学生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尽早发现,尽早矫治,做好个别辅导工作。同时,根据学生心理档案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从而为培养心态健康的阳光少年奠定了基础。
走在阳光校园里,看日坛学子矫健如虎,笑靥如花,已觉心胸宽广,阳光明丽,忽然,弦乐声声传来令人陶醉,听那悠美的管弦乐,看学子们优雅的演奏,那种享受使人恍若泛舟在艺术的海洋,跳动的音符激起海面上折射的五彩阳光。日坛中学的金帆艺术团果然名不虚传!日坛中学在四十五年的办学历史中,以金帆乐团建设为龙头的艺术特长培养的历史占了近二十三年。在示范校建设中,“日坛中学学生艺术团”的规模不断壮大,除了原有的四支乐团,还组建了舞蹈团、合唱团,有近600名团员,占在校学生的30%以上。历届乐团成员均全部升入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学校在“打好基础,发展特长”目标引领下,通过办好乐团,带动学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发展,成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校。艺术团不仅为有艺术才华的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还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团员们积极参与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和文化交流,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感受生活,了解社会,领悟自己的社会责任。学生们通过展示自己的特长,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体验到自尊与自信,为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了基础。2002年学校艺术团应香港中西区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及校长联会的邀请两赴香港,并在香港中环大会堂进行专场演出,参加香港茎湾艺术节,获得香港各界的极大关注和高度赞扬。2004年应邀赴韩国参加中韩学生艺术节演出,精湛的艺术、良好的文明教养在当地引起轰动。近年仅艺术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达数十次。此外,学校每年定期举办音乐会、艺术节、器乐特长生联谊会等活动,同学们在以艺会友的艺术氛围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遵守纪律,热爱集体。学校定期出版以学生作品集《日坛缤纷》为代表的各类学校刊物。以学生和教师作品美化校园环境。楼内悬挂名画,教室内名著随手可得,公共区橱窗壁报集中反映了学生在校生活的各个侧面,提高了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青春因激情的心态而飞扬,生活因健康的体魄而美好。“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多少祈祷在心中;让大家看不到失败,叫成功永远在……”日坛中学就是用这种金色的阳光希望来培育:热爱生活、奉献爱心、善待他人、憧憬成功、积极向上、青春健康、美丽人生的日坛人……
教育为本,文化是魂。文化是教育的一片沃土,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的文化,它的每一个成员就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只要这片土壤存在,就会有更多的人从这里成长起来。而日坛中学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阳光的环境,从运动竞赛到学科论坛,从才艺展示到科技活动,从开展社区调查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修德、培智、强体、求美”,日坛的这一校训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日坛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身报国的文化使命感,彰显着学校的“太阳精神”。
浩浩日坛传统承,放眼世界育精英;融聚光华光照四方,巍巍我日坛使命。
亲师信道求真理,知也无涯探无穷;辉光日进创新求恒,巍巍我日坛理性。
允公允能共进取,身心俱健品行正;阳光少年真善和美,巍巍我日坛雄风!
听!多址办学的日坛中学八方齐奏,传来嘹亮雄浑的歌声,那是日坛人金色的交响,也是日坛人不变的心声。灿烂的阳光之下,赵欣校长说,“我们以一颗精贯白日,天下为公的普世文化情怀主导学校文化,培养学生以一种太阳的精神爱众爱世;我们以一种辉光日新,旦复旦兮的治世文化精神拓展学校理性文化,培养学生以一种太阳日有所进的理性不断进取;我们以一种朗日光华,允公允能的入世文化动向升华学校人文文化,培养学生以一种阳光美好的追求。”几句话掷地有声,笔者不由感慨:壮哉日坛,神州之光;今日培根,明日栋梁!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陈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