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2 10:56:35 下载试卷 标签:北京小升初 经验分享
9.关于家长的心态。对于家长而言,对小升初不关注不行,过于关注也不行。现在关于小升初的论坛和群很多,我不得不说,里面确实有不少牛孩的家长,也有不少疯狂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课外班和各种各样的考试,让孩子没完没了地学习、刷题。看得多了,很容易让人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让人身不由己地想去向“大牛”看齐,想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家长参与这些论坛可以,但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淡定的心态,让孩子跟自己比就行,只要努力了、有进步就值得表扬和鼓励,千万不要盲目和别人攀比。对于牛孩,也没必要羡慕嫉妒恨,毕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因为孩子的天份确实差异很大,有些方面不是单纯靠后天努力就能够拉平的。作为家长,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孩子和牛孩之间的差距,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找准合适的目标和定位。就算孩子再没心没肺,家长的焦虑和强求,也或多或少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其实很多时候家长的攀比,与其说是为了孩子好,倒不如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面子或虚荣心,并不见得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上面几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上加难,我自己也是在遇到很多事情之后才真正认识到这几点的重要性,很多事是没办法走回头路的,等明白后要想再改已经来不及了,希望能给后来人一些借鉴吧。
二、儿子成长历程——天然牛or人造牛
(一)学前教育
我认为自己基本可以算是学霸型——父母学习都不错,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山区的军工厂,我在上小学前基本没受过正规教育,也没见过什么世面,连幼儿园都没上过几天,差不多一天到晚都在外面疯玩。上小学前父母调到了一个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我从那时起才开始接受正规教育。但自打上学后我的学习就一直不错,至少从来没觉得学习是个负担,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中学到大学到研究生一路保送。期间也参加过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计算机等各种竞赛,有一些还拿到了不错的名次,但这些竞赛其实在升学过程中没发挥太大作用,主要还是综合成绩靠前。我始终认为这是先天因素在发挥主导作用,所以一直崇尚“天然牛”,认为后天努力只是辅助性因素。
因此在儿子小的时候,我一直按照“顺其自然”的理念在培养他,认为遗传了自己的基因,孩子也差不到哪去。所以没对他进行过特别的早教、特别是数学方面的教育,也没买过什么智力开发玩具,基本上也是让他一天到晚在院子里玩,恨不得从早晨就撒出去,到晚上才回来。幼儿园也上了一个以玩为主的公立幼儿园,没学太多东西,因为生日小,一下子就交了四年的费用,也没想着让他上学前班。因为没有特别学过东西,所以一直也没觉得他智力有什么超常之处。但从儿子一出生起,我们就非常注意跟他多说话、多交流,每个周末只要我们有时间,都会带他去不同的地方玩,基本北京及周边的景点和博物馆都去遍了。不管他懂不懂,我们都会时不时跟他讲讲周围的景物,晚上睡觉前还会给他读些小故事之类的。因此跟许多男孩子不同的是,儿子从小就口齿伶俐,吐字清晰,说话也很有条理,我想这也许是大人从小就跟他说话比较多的缘故。
孩子上中班那年(也就是5岁左右),一天有个珠心算班在幼儿园附近发传单,孩子看到后居然很感兴趣,主动要求上这个班,我当时觉得很惊讶,因为在此之前他还从来没有主动要求学过什么,反正离家也近,就给他报了一期。他上课的时候我去过几次,班上都是比他大的孩子,很多都6、7岁了,但他在里面学得很不错,比大多数孩子都好,这也是他第一次显示出有数学天赋吧。但这个班只办了一期就搬到其他地方了,因为离家远就没再给他接着报,儿子还觉得有些遗憾。不过虽然只学了一期就很有效果,儿子从此算数算得很快,基本上4、5位数的加减法马上就能报出答案。
在儿子五岁半左右,有一天我带他去公园玩儿碰到了单位的同事,她女儿和我儿子同岁,她无意中发现儿子对数字非常敏感,就向我推荐官园附近的一个“灵智思维训练班”,说她女儿的幼儿园也在上类似的课程,对锻炼孩子的思维很有好处。于是我在网上搜到了相关信息,感觉理念还不错,基本是在每个周末有半天课,一个半小时语文一个半小时数学。想想儿子也快上小学了,平时幼儿园不学太多东西,也没打算上学前班,在征得他同意后就给他报了个名。进去之前要先进行入学测试,儿子考得还不错,被分到了“喜羊羊”班,也就是最好的一个班。在那个班上大概学了三期,每期三个月,前后总共9个月左右时间,语文主要是识字和阅读,数学有点类似初级奥数或思维训练之类的,感觉还是挺有收获。后来回想起来,上这个班应该对孩子的幼升小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如果不上这个班的话,也许孩子的小学阶段能更从容不迫、更轻松愉快一些。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凡事都有利有弊。
(二)“超常班”考试
在这个班上了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不少孩子上这个班的目的之一是去报考 某重点小学的“超常班”,学制5年,而此前我对类似的信息一无所知。那一年正好孩子的爸爸被派到外地工作,我工作也很忙,实在没有太多精力去给孩子联系小 学,加上那所学校离家不远,所以就随大流地给儿子报了名,因为知道录取率很低,当时真没想到孩子能考上,只是想如果他成绩还算不错的话,后续也许能有机会 留在那个学校的普通班。初试的具体时间记不太清楚了,大约是在三月底四月初,但我出差在外,是婆婆送孩子去考的试,据说参加的人很多,约2300人,最终 只录取30个孩子。听孩子说考的大多是找规律、图形之类的题,还有就是考记忆力之类的,如在大屏幕上显示几个数字,几秒钟后消失,大约从2位数到9位数, 有的让正着写,有的让倒着写。
初赛成绩是我去取的,要自己到学校去取成绩。当时的场面可谓盛况空前,家长们排着老长的队,周围还不少 围观的人,2300多个孩子,也难怪!排了好长时间的队终于取到了结果,孩子顺利进入复试,进复试的只有大约300个孩子,也就是说第一轮考试就差不多就 淘汰了2000人。考过的不发成绩,没考过的每人会有一张成绩通知单,据说有5个方面:观察力、记忆力、空间想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要全部是A才能进 入下一轮。当时自己是稀里糊涂地给孩子报名,对考试内容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整个过程跟八少、八素的考试基本差不多,也就是所谓的“神 测”吧。
复赛那天我又出差了,照例是婆婆送孩子去考试,孩子考试时还开了场家长会,发了一张大表,要填写孩子的全面情况,婆婆说她写 得很认真,基本有空的地方都写满了,还说老师说以后类似的家长会最好父母亲自来参加。当时也没当个事,现在回想起来学校还算比较宽容大度,有些学校如果看 家长这么不当回事,估计直接就被PASS了。复试考了什么就不知道了,没特别问过。大约一周左右后去取成绩,照例什么也没有,只是通知进入了试读。
试读安排在五一前后,一共三天,共90人参加,最终选30个孩子。基本上都是先讲课再考试,似乎有数学也有语文。只记得最后一天有体育,听孩子说似乎也 没人管,就是让大家漫无目的地在操场上跑圈,那天有点沙尘,风也比较大,孩子穿得很厚。当时还想这学校也不够人性化,没有提前通知一声,至少可以把鞋和衣 服穿得舒服些吧,不知是不是要考查孩子的耐力和毅力。
大约又过了一周左右成绩就出来了,结果照例放在信封里,不过因为孩子少,报了孩 子的名字和考号后,负责领成绩的老师就很和蔼地冲我笑了笑,告诉我孩子被录取了。信封里只有一张通知单,通知一周后到学校开家长会,其他就什么都没有了。 同去领成绩的还有两三个家长,他们的孩子都没被录取,大家都很羡慕地看着我,但我却有些茫然,也许是心理准备不足吧。考试前确实没有对这个考试给予足够重 视,也真没想到儿子能走到最后。回家后一直很纠结,在犹豫到底要不要让儿子上这个班,因为自己其实一直对于超常教育不太认可,觉得让孩子按部就班地接受传 统教育挺好的,而且估计这个班的孩子都是牛孩,也不知儿子能否跟得上。那天晚上一家人讨论了很久,我的意见是跟校方谈谈,看能不能上普通班,但孩子的爷爷 奶奶和爸爸都认为费了这么大劲儿才考进去,为什么不上?孩子自己也说愿意上,也只好这样了,我一贯的原则就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
家 长会上校长介绍了这个班的教学理念,又讲了一下淘汰制,说如果跟不上的孩子就会被淘汰到普通班,入学时30个孩子,估计毕业时就只有20个左右了,看来淘 汰率还蛮高的。我想想也行吧,大不了就转到普通班呗,还省得自己再联系小学了。就这样在懵懵懂懂之间,孩子的幼升小就结束了,但我的心里还不免有些忐忑, 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因为小学定得早,孩子在入学前除了上幼儿园外,又疯玩了好几个月,再没学过任何新的东西。可以说在小学之前,孩子一直都是超轻松、超 快乐的。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数学资料、数学真题、更有全国教育资讯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来源:北京奥数网